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求钢琴家郎朗的故事。

求钢琴家郎朗的故事。

  郎朗:“中国琴童”黑色故事郎朗至今还记得去太原参加“全国首届少儿钢琴比赛”的情景,当时只有7岁的他,已经获得了沈阳少儿钢琴比赛的第一名。尽管郎朗已能弹到车尔尼740,但那次比赛规定只能弹299,于是他弹了卡巴列夫斯基和《红星闪闪》。在父亲郎国任眼里,除了裤子背带从儿子肩头滑脱下来影响了演奏效果,音乐整体还是非常出色的,他觉得郎朗可以进入前六名,甚至能进前三。任何评奖的绝对公平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其中会受到很多错综复杂的因素制约。在宣布比赛成绩的时候,郎朗拿着一枝圆珠笔在腿上不断地写着自己的名字。但前六名宣布完了,还是没有郎朗,直到宣布优秀奖的时候,主持人才报出郎朗的名字。愣头愣脑的郎朗直冲主席台,边跑边喊:“太不公平了!凭什么?我不要优秀奖!我不要!”郎国任去找评委们说理,尽管评委们也承认郎朗的才气,但也只表示了一下惋惜。当别的孩子把奖品——一只金丝毛小狗递给郎朗时,他抓过来就狠狠摔在地上。郎国任没有表态,而是把这只玩具狗带回家放在郎朗的钢琴上,他要让儿子别那么轻易忘记太原的委屈。9岁,父亲强逼“跳楼”郎朗的父亲郎国任原来是沈阳的治安特警,为了能让儿子在中央音乐学院附小求学,他辞去了工作。9岁时,一直带郎朗学琴的北京老师突然对他说:“我教不了你,你还是换个老师吧,别耽误你。”郎国任着急上火,他觉得是郎朗不争气才会被老师拒之门外。一天,郎朗因为参加学校合唱团排练而晚回家两个小时,这把郎国任心里的“火药桶”点着了。郎朗刚进门,父亲就不问青红皂白地揍了他一顿。郎朗说,那天父亲还用大皮鞋打他,皮鞋后跟的铁钉子都把自己的脑袋打破了。郎国任打累了,就拿出一包药丢到儿子面前,恶狠狠地说:“你还有什么脸呆在北京,现在我给你摆出三条路,一条是去死,吃药;另一条是跳楼;第三条是回沈阳。”郎朗自然死也不愿回沈阳,郎国任说:“那好,你就选择死吧,要么跳楼,要么吃药。”郎朗不敢想象从11层楼的阳台往下跳的情景,于是绝望地拿起了药片。但他一想到妈妈和自己经历的种种辛酸,又立刻委屈起来:“我为什么要死?我没有错!”他好不容易才平复了父亲的怒火,从死亡的边缘逃了回来。

  郎朗熟能生巧的故事?

  1982年出生于中国沈阳的郎朗生性活泼,从小就爱唱爱跳,有很强的表现欲。父亲朗国任是部队文工团的二胡演员,母亲是一名普通的公职人员。郎爸爸对儿子有一个梦想,因此在郎朗3岁时便引导他学习钢琴,使郎朗从此踏上了立志成为音乐大师的追梦之旅。

  郎朗很有音乐天赋,他4岁师从朱雅芬教授;5岁和7岁时,连续两次获沈阳钢琴比赛桂冠;9岁考入中国中央音乐学院并获全国星海钢琴比赛第一名;11岁赢得德国第四届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及杰出艺术成就奖;13岁获第二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第一名,并在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建团演出音乐会上与该团合作演出;14岁考入着名的美国科蒂斯音乐学院,师从学院院长、着名钢琴大师格拉夫曼;3个月后,与国际着名的IMG演出经纪公司签约,走向职业演奏家的道路。两年后又签约世界着名的德国DG唱片公司,成为最受重视的艺术家。

  而郎朗真正让世人瞩目的时候则是在1999年,当17岁的他代替身体不适的安德列?瓦茨出现在拉维尼亚“世纪庆典”音乐节上,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和着名指挥埃森巴赫合作,成功演奏《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时候。由此,国际乐坛上刮起了一股“郎朗旋风”,从此,世界各国的音乐大厅向他敞开了大门。

  无论是在纽约卡耐基音乐厅、柏林爱乐大厅、维也纳金色大厅、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大剧院……还是在BBC音乐节、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萨尔茨堡音乐节、澳门音乐节、《纪念冼星海诞辰100周年》大型音乐会,郎朗都是最受瞩目的钢琴演奏家。如今,他和世界一流交响乐团都有合作,每年全球巡演约150场。他的独奏音乐会,全部被安排在最重要的音乐厅的最重要的音乐活动中的最重要场次里。他的音乐会在欧美票房排名第一,并创下公开售票20分钟之后一扫而空的奇迹。他已先后灌制了八张CD和两张DVD,销售量在美国、德国、维也纳等地位列榜首。

  郎朗,一颗耀眼的音乐之星,璀璨夺目。

  国际顶级钢琴品牌施坦威对他青睐有加,在2002年施坦威公司150周年庆典上,郎朗获得公司颁发的首枚艺术金牌,并成为施坦威艺术家。4年后,施坦威更全新推出了5款郎朗系列的立式和三角钢琴,这是施坦威历史上首度与国际着名音乐家联袂,并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钢琴。

  2002年第一个伦纳德?伯恩斯坦艺术成就大奖也由郎朗获得,这项大奖旨在奖励全世界“对艺术最有贡献的艺术家”,他是该年唯一享此殊荣的艺术家。此外,他还是2004年度德国留声机音乐先生,美国

  宾西法尼亚州2004年度音乐先生。2005年他应美国总统到白宫举行个人专场独奏会,成为第一位到白宫演出的中国艺术家,布什总统授予他“世界和平使者”的称号。

  美国着名的朱丽亚音乐学院他开办钢琴大师班讲座,使他成为该校有史以来上大师课的最年轻的钢琴家。此外,德国汉诺威音乐戏剧学院、汉堡音乐学院等也他开设大师课,深得师生好评。

  在2003年美国着名的青少年杂志《人物》(TeenPeople)评选出的“20位将改变世界的年轻人”中,郎朗是唯一的艺术家。他2004年被委任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亲善大使,2006年被授予“成都大熊猫国际文化大使”称号,并认养了一只国宝大熊猫,2006年被授予“昆明形象大使”称号。

  世界各大知名传媒也对郎朗争相报道,除平面媒体外,2002年CNN电台的三个节目分别播出了对他的个人专访。2004年美国CNN国际电视台在全球播出五套郎朗的专题报道。美国CBS电视台新闻60分钟播出郎朗的专题报道,该栏目曾经报道过的唯一一位中国人是领袖人物邓小平,所有美国最着名的POPSHOW都做过郎朗的节目,着名的英国BBC也曾多次专题报道郎朗。

  此外,阳光、健康、大气、特具艺术气质的郎朗还分别被奥迪、劳力士、飞利浦、松下、雅培、深圳观澜高尔夫国际球会和深圳招商银行等多家世界知名品牌签约为其形象大使和品牌代言。

  郎朗有很深的中国情结,一直认为自己代表的不仅是他个人,而是中国人。他希望通过自己和其他艺术家的共同努力来进一步宣传中国的音乐,传播中国的文化。在2004年郎朗首张卡内基音乐厅独奏会现场实况专辑中,就收录了谭盾创作的《八幅水彩画的回忆》以及自己与父亲合作演奏的中国音乐《赛马》。2006年9月,他的中国专辑《黄河之子》出版,同年11月,由凤凰卫视拍摄,旨在宣传奥运的大型音乐影视艺术片《郎朗的歌献给2008》在北京故宫午门开机……

  音乐,无疑是郎朗的毕生追求。

  郎朗认为弹奏乐曲其实就是一个探索、寻找人生的过程,音乐是高级的语言交流。“必须在不失传统和灵魂的情况下加入新的见解,音乐才会有生命力。”他每天都在探索这个世界,尝试从新的角度看待同样的事情,他到各国去演出,把他的所感所思都融入到他的琴声中去。他的每一次演奏都充满激情,富于想象力。

  探索人生、诠释音乐是没有止境的,目前郎朗在柏林师从巴伦博依姆,还定期去巴黎向埃森巴赫求教。他说:“我练琴时,会把今天所想的东西包括所有的内容弹进去,把自己融化在其中,这需要非常仔细和投入,完全按照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时的标准在练琴。”“把所有感情都倾注到琴键上,你就能让音乐很自然地流入观众的心中。”他相信,成功的秘诀就是做任何事都要用心去体会它,热爱它。

  郎朗成为钢琴家的故事?

  那一年,郎朗第一次接触到了钢琴,那时候他非常喜欢看动画片,特别是听到《猫和老鼠》的音乐,就能跑到钢琴前把音符敲出来,仿佛天生就知道音符的和谐与不和谐。

  后面就开始了钢琴结缘的故事。

  郎朗有什么刻苦的经历?

  童年时期练琴,别人家的孩孑在外边玩,他父亲看管很严!不准出去,与小猫为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不出门!〈我珍藏了一本朗朗写的<千里之行,我的故事>书中的照片从五岁左右练琴到成功前后的照片好多,父与母与外婆的,老师与音乐大师们的合作照及与世界一流交响队合作演出太激励人了!由其对音乐愛心的人来说是鼓劲,是动力!他父母太辛苦了!他的老师没白教他!为国争光!光宗耀祖!这是上天的机缘落在他头上!努力更加重要!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